
風清月皓。蜂和日暖
起風騰蛟。後起之秀
直上青雲。蜂附雲集
才若湧泉。蜂湧而至
創辦人的母親是一位不能吃糖的糖尿病患者,不能吃糖的她對蜂蜜情有獨鍾,因而激發創辦人想更深入探究養蜂技巧及其製成。如何讓蜂蜜的微量元素不要被破壞是一大考驗,歷經幾年養蜂技術悴練,發現自己家鄉的林地有著最符合的生態、多樣樹種、蜜源純淨,具極佳的蜂群生長條件,經多方思考終究,選擇回到家鄉再精練自己的技能之下,期許未來能將蜂業技術更精進,創造獨具家鄉特色的蜂養哲學造福更多同好。
林地提供蜂群豐富、穩定的蜜、粉源,唯林地地處偏遠,增添不少養蜂挑戰,其中,「中華大虎頭蜂」的突擊就是首要難題。「你聽,有沒有聽到戰鬥機的聲音。」創辦人以此形容中華大虎頭蜂振翅飛行的聲音,果不其然,一隻大虎頭蜂盤旋於蜂箱外、準備咬蜜蜂,但他已經備好網子,一把將其捕下、泡進酒中。據其的觀察,「直接抓蜂」是最有效圍堵中華大虎頭蜂襲擊的做法。但艱辛的是,養蜂人往往要在天未亮時就入林巡視,一看到大黃蜂前哨兵,就要先行捕捉,以免前哨蜂隻飛回去通報蜂群,過午之後還需再次巡察,層層防堵。成功閃避虎頭蜂的襲擊後,緊接而來的潛在危機是「天災」,如遇連續降雨、寒流都可能危害蜂群,導致蜂群失溫、引發蜂蟹螨等問題,創辦人以帆布對抗連續降雨,若氣溫太低,便把巢片擺得密集一點,再用木塊、木片堵住進出口,讓洞口大小僅能維持一隻蜜蜂進出,以免蜜蜂失溫,林地養蜂實為一大考驗。
我們投入艱辛的林地養蜂,藉由蜂群復育台灣稀有植物,創造天然生態與產業共存的林下經濟,更期盼成為推動復育生態的養蜂職人。